2025年2月1日 星期六

南冠行吟集 下集

書新鄭諸生夜騎赴開封事 (2024.11)
十萬單車下汴梁 連街数里夜泱泱
人生在世幾回闖 安有青春不激揚?

書漢城政變 (2024.12)
畢竟小中華 無復帝王家
汝矣非北闕 南軍豈北衙?

書釤城獨夫流竄沙俄事(依中華新韻) (2024.12)
獨夫徒三窟 民心存傾覆
爾但流竄北 彼不暇自顧
暴政五十載 宜哉舉国詛
帝力今何在 能將怒潮阻?

朗州送別蕭君 (2025)
憶昔弦歌猶一堂 今朝辭去又殊方
有緣千里重來會 老勿相忘是同窗
與君別意何所似 悠悠共此沅水長

除夕登大唐司馬樓望柳葉湖 (2025.01)
萬頃波光萬頃天 幾人垂釣幾多閑
賦詩不必皆春詠 賀歲何妨山水間

書《崇禎亡國史》遭禁絕事 (2025.01)
亡國運欲掩彌彰 末代皇委實不枉
卻論苛虐與昏狂 朱由檢何如今上?

(擬)與張兄登杜甫江閣 (2025.02)
憶昔湖山盡日遊 琴樽書劍對珍饈
賞心若此豈常有 良友如君幾可求
今茲俱登江閣上 萬里江天眼底收
浣花詩聖人安在 徂年逝水不稍留
世途何處無煩憂 風流才子共吾儔
憑高曷同我一道 興寄弔古與夢周

詠鷹 (2025.02)
千里拂雲過 群山入眼來
若無四方志 何以陟九垓?

元夕夜遊大小河街 (2025.02)
華燈簷影下 踏月楚天涼
簫鼓市聲沸 樓臺茶酒香
江風拂柳岸 煙火映波光
佳節在桑梓 佳人共倘佯
浮生多倥傯 今夕且俱忘
樂事足吟詠 良辰願未央

重登嶽麓山拜掃七十三军烈士墓 (2025.08)
烽火煙銷八十載 麓山碑塚滿蒼苔
舊邦遺緒終長在 千古英靈不復回

擬衢謠 (2025.10)
名目多端最皇糧 舊三餉又新三餉
帝力於我何加焉 時日時日胡不喪?

戲筆自題 (2025.10)
書載五車稱學士 三年二句笑詩癡
百無一用何妨我 地厚天高兩不知

2022年2月16日 星期三

李清照詩詞選

<如夢令> 其一 

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其二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浣溪沙 春景> 

小院閑窗春色深。重簾未捲影沈沈。

倚樓無語理瑤琴。

遠岫出山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

梨花欲謝恐難禁。


<一翦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醉花陰 重陽>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噴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凉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點絳唇 閨思>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

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闌干,衹是無情緒。

人何處,連天芳草,望斷歸來路。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漁家傲>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彷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鷓鴣天 春閨> (存疑)

枝上流鶯和淚聞。新啼痕間舊啼痕。

一春魚鳥無消息,千里關山勞夢魂。

無一語,對芳尊。安排腸斷到黃昏。

甫能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


<行香子>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

薄衣初試,綠蟻新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凉。

黃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

那堪永夜,明月空牀。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浣溪沙 閨情>

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

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

月移花影約重來。


<烏江>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婺州八詠樓> 

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畱與後人愁。

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


<偶成>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從曾賦賞花詩。

今看花月渾相似,安得情懷似往時。


<春殘>

春殘何事苦思鄉,病裏梳頭恨最長。

梁燕語多終日在,薔薇風細一簾香。

2021年4月16日 星期五

黃埔校歌詞(改)

怒潮澎湃,戰旗飛舞,

這是革命的黃埔。

節義須堅守,砥礪莫放鬆,

預備作共和的先鋒。

打條血路,引導被壓迫民眾,

攜著手,向前進,

路不遠,莫要驚,親愛精誠,毋負平生。

發揚吾校精神!發揚吾校精神!

2020年7月23日 星期四

書易中校遺事 Reminiscences of A Deceased Hero

前言(补) 2017.12.21

      两年前这个时候写的旧文字. 转眼 时光荏苒 毕业时最后一次见到老中校都已经是四年多以前了.
      据说人在离世前的最后时刻 会快闪般地回顾起自己的一生 假若如此 我也在想 易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会回忆起什么? 是高中毕业时 在淞沪会战的烽火硝烟里 作为学生代表被蒋委员长接见的那一刻? 是乘坐第一夫人专机回长沙 冒着父母的反对 毅然放弃上海交大 投笔黄埔投身抗战的那一刻? 是在黄埔军校 接受(尚未投敌时的)汪兆铭副总裁聆训的那一刻? 是在38年毕业之际 中国抗战最艰难之时 和其他毕业生在重庆列队接受各国大使阅兵的那一刻?是在七年的抗战烽火里 转战南北的某一刻?是听到胜利的消息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的一刻? 是在上海接收时 遇见一辈子相守的妻子的那一刻? 是在淮海战役里 率部突围南下的那一刻? 是被当做"反动军官"被捕 在劳改营里二十多年中的某一刻? 是出狱后与等他二十多年发妻和母亲重聚的那一刻? 是在《我的抗战》里 接收崔永元采访的那一刻? 亦或是晚年和我们这些晚辈唱着前国歌"山川壮丽 物产丰隆 炎黄世胄 东亚称雄"的那一刻?
      易老将近百岁的一生 可以说是上世纪中国的时代缩影 所有我们这些晚辈记录下的关于他生平的文字 可能只是他生命中万分之一都不到的一部分。随着他的离世 他所有的这些经历与记忆也都消逝在历史的时间长河中了 也许真的就如《银翼杀手》里复制人最后那段独白说的: "I've seen things you people wouldn't believe... 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 in rain."
      我不敢说自己有多少阅历 只是在书本里也好 在电影中也罢 或是在现实生活中 有幸读到、看到过许多前人的人生 有时候 历史(和现实)了解的越多 自然免不了一股虚无和幻灭感 想起那些也曾在这个世上活过一遭的人物们 我浏览着他们的人生 看着他们来到这个世界 看着他们起步 看着他们上路 看着他们努力 看着他们煎熬 看着他们挣扎 除了极少数最杰出耀眼的幸运儿 绝大部分人 无声无息地来 最后也只能无声无响地走. 现实就是如此 人的生命 感情和事业 无论曾经再轰轰烈烈 但凡有幸开始 自然就免不了结束的那一刻 无一例外. 幸运的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能有亲人爱人或朋友的陪伴 不幸的 不知在哪个战场和病床上 独自一人 终究也只能无可奈何地放手 “Finally, you'd still have to let it go.” (《本杰明巴顿奇事》)
     这也许就是生活的本质吧 然而 不管怎样 人生的路总还得继续走 不是么?


       乙未年孟冬月望,易中校亦「歸隊」矣。於戲,不意畢業臨行一別,倏忽二載,竟成永訣;英雄音容笑貌,復向何處覓也?後生不肖,今始援筆,謹追憶老人二三事,遙以為祭焉。
       中校慈眉善目,風骨清朗,年逾古稀,精神愈矍鑠。嘗記彼時吾輩每至,坐與論古道今,劇談終日,猶不盡興。凡昔沙場風雲、家國春秋,聆其娓娓道來,甲子前事歷歷如昨日。復胸無城府,赤子之心不渝,或與晚輩開懷言笑,目即瞇作一線,尤是可愛慈祥之至;或敘及生平坎坷,至動情處,輒不禁淚下,亦不稍掩,第爲己哭不平也。
       憶某番相訪,與中校談話方興,適有來電,吾請出,至回,忽見中校相背立,踽踽碎步移行,余方怪何事,前趨相扶,始目其手持夏瓜一瓣,云取自冰櫃,欲與我食,以消暑也。每念當日斯景,烈士暮年龍鍾之態,更愈滿目,庶幾淚盈。畢業去國,與中校最後會面,復話及往昔崢嶸,臨行,意猶未盡,邀以同唱《滿地紅》,中校欣然許。歌未竟,至「創業維艱,緬懷諸先烈」句,遽聞老人聲顫,余尚不及應,顧見英雄老淚縱橫矣,殆爲戰友哭也;予怛不忍為繼,而中校聲愈振,詠畢,乃止。迨相送,中校欲起身,又面壁凝睇不語,淚猶不盡,余抬首,方睹范素敏女士遺像,亦爲愛妻哭也。中校冤獄凡二十四載,范女士終始未嘗離棄,至八二年夫婦卒得重聚,相伴餘生。吁,可嘆也歟!
       中校素聰穎,尤以強識聞,至老不減當年,耄耋之齡,以英文誦少時所習《總理遺囑》,隻字不誤。高中畢業,既保送上海交大,前途似錦之時,詎料日閥入寇,國難當頭;惟父母仍欲愛子繼續修學。然則「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中校固知之,亦乃固辭之;蓋棄筆從戎,投考黃埔,意已決矣。矧中校本富家公子,年僅十八,實爲不易。時先君易父猶欲復加勸止,中校但慷慨自陳道:「吾父且不見今日敵寇轟炸我國民之慘狀?吾父且不聞那八百壯士孤軍奮守東戰場?男兒當馬革裹屍耳,吾年弱冠,以身許國,正其時也!」八十載而下,當日少年英雄橫槊請纓之壯志豪言,猶似回蕩在耳也。《黃埔訓詞》曰:「諮爾多士,為民前鋒;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中校殊無愧矣。
       中校諱慶民,生平行狀亦另見拙作《碧血丹心記》;民國七年生於長沙,西元二零一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故於桑梓,享壽九十又六。
                                                         ——後生鍾政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二日作於巴黎 

2020年6月15日 星期一

蛆說

       某人處鮑魚之肆久,自不聞其臭。及之出,瘴氣摒,猶不習,甚則以無味為異味。聞香,猶不信,謂「世上焉有這等好味?」。或告之以其肆之臭,則大惱,斥之曰:「我肆甚香,爾輩嘵嘵是何居心?」又「天下肆一般臭,汝肆得無臭耶?」同坊之鄰,但有怨言,則凶相畢露:「叛夫,爾非此坊人也?何出此言以落他坊之口實?」。蓋所謂人者,皆趨香避臭,此輩其肆臭則臭矣,猶欲鉗人之口以掩其臭之實,與蛆何異?因作蛆説。

2020年5月26日 星期二

La Gloire à la Perle de l'Orient

Far across the distance,
my highest regard for those brave millions
who, I behold, in such an unshakeable stance,
have mounted the most heroic resistance.
In the midst of this darkest night,
lit almost solely by their brilliance,
I venture to appeal,
to those still possessing the least sense and conscience:
Wake up from our apathetic trance!
For dignity they fight in defiance,
to freedom they pledged their allegiance,
they deserve a fighting chance!
With them, let us forge the Greatest Alliance,
Faith, our shield, valour, our lance,
together, we will be able to make an advance!
I trust, for once,
the Satanists will meet their comeuppance!

2020年1月29日 星期三

李賀詩選

李憑箜篌引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頽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國彈箜篌。
崑山玉碎鳳皇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鍊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雁門太守行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蜀國弦
楓香晚花靜,錦水南山影。
驚石墜猿哀,竹雲愁半嶺。
凉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誰家紅淚客,不忍過瞿塘。

夢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
玉輪軋露濕團光,鸞珮相逢桂香陌。
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
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幷閏月) 
其七 七月
星依雲渚冷,露滴盤中圓。
好花生木末,衰蕙愁空園。
夜天如玉砌,池葉極靑錢。
僅厭舞衫薄,稍知花簟寒。
曉風何拂拂,北斗光闌干。

走馬引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
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
朝嫌剑光静,暮嫌剑花冷。
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南園
其五
男兒何不帶吳鈎,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其六
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挂玉弓。
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
其十三
小樹開朝徑,長茸濕夜煙。
柳花驚雪浦,麥雨漲溪田。
古刹疏鐘度,遙嵐破月懸。
沙頭敲石火,燒竹照漁船。

金銅仙人辭漢歌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迹。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凉,渭城已遠波聲小。

馬詩
其一
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
無人織錦韂,誰為鑄金鞭。
其五
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鈎。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其十
催榜渡烏江,神騅泣向風。
君王今解劍,何處逐英雄。

傷心行
咽咽學楚吟,病骨傷幽素。
秋姿白髮生,木葉啼風雨。
燈靑蘭膏歇,落照飛蛾舞。
古壁生凝塵,羈魂夢中語。

致酒行
零落栖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
主父西遊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
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
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顔請恩澤。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
少年心事當拏雲,誰念幽寒坐嗚呃。

崇義里滯雨
落莫誰家子,來感長安秋。
壯年抱羈恨,夢泣生白頭。
瘦馬秣敗草,雨沫飄寒溝。
南宮古簾暗,濕景傳簽籌。
家山遠千里,雲腳天東頭。
憂眠枕劍匣,客帳夢封侯。

贈陳商
長安有男兒,二十心已朽。
楞伽堆案前,楚辭繫肘後。
人生有窮拙,日暮聊飲酒。
秪今道已塞,何必須白首。
凄凄陳述聖,披褐鋤俎豆。
學為堯舜文,時人責衰偶。
柴門車轍凍,日下楡影瘦。
黃昏訪我來,苦節靑陽皺。
太華五千仞,劈地抽森秀。
旁古無寸尋,一上戛牛斗。
公卿縱不憐,寧能鎖吾口。
李生師太華,大坐看白晝。
逢霜作樸𣙙,得氣為春柳。
禮節乃相去,憔悴如芻狗。
風雪直齋壇,墨組貫銅綬。
臣妾氣態間,唯欲承箕帚。
天眼何時開,古劍庸一吼。

高軒過
韓員外愈、皇甫侍御湜見過,因而命作。
華裾織翠靑如葱,金環壓轡搖玲瓏。
馬蹄隱耳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
雲是東京才子,文章鉅公。
二十八宿羅心胸,九精照耀貫當中。
殿前作賦聲摩空,筆補造化天無功。
龐眉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
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

京城
驅馬出門意,牢落長安心。
兩事誰向道,自作秋風吟。

有所思
去年陌上歌離曲,今日君書遠遊蜀。
簾外花開二月風,臺前淚滴千行竹。
琴心與妾腸,此夜斷還續。
想君白馬懸雕弓,世間何處無春風。
君心未肯鎮如石,妾顔不久如花紅。
夜殘高碧橫長河,河上無梁空白波。
西風未起悲龍梭,年年織素攢雙蛾。
江山迢遰無休絶,淚眼看燈乍明滅。
自從孤館深鎖窗,桂花幾度圓還缺。
鴉鴉向曉鳴森木,風過池塘響叢玉。
白日蕭條夢不成,橋南更問仙人卜。

龍夜吟
鬈髮胡兒眼睛綠,高樓夜靜吹橫竹。
一聲似向天上來,月下美人望鄉哭。
直排七點星藏指,暗合清風調宮徵。
蜀道秋深雲滿林,湘江半夜龍驚起。
玉堂美人邊塞情,碧窗皓月愁中聽。
寒砧能搗百尺練,粉淚凝珠滴紅綫。
胡兒莫作隴頭吟,隔窗暗結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