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3日 星期四

書易中校遺事 Reminiscences of A Deceased Hero

前言(补) 2017.12.21

      两年前这个时候写的旧文字. 转眼 时光荏苒 毕业时最后一次见到老中校都已经是四年多以前了.
      据说人在离世前的最后时刻 会快闪般地回顾起自己的一生 假若如此 我也在想 易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会回忆起什么? 是高中毕业时 在淞沪会战的烽火硝烟里 作为学生代表被蒋委员长接见的那一刻? 是乘坐第一夫人专机回长沙 冒着父母的反对 毅然放弃上海交大 投笔黄埔投身抗战的那一刻? 是在黄埔军校 接受(尚未投敌时的)汪兆铭副总裁聆训的那一刻? 是在38年毕业之际 中国抗战最艰难之时 和其他毕业生在重庆列队接受各国大使阅兵的那一刻?是在七年的抗战烽火里 转战南北的某一刻?是听到胜利的消息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的一刻? 是在上海接收时 遇见一辈子相守的妻子的那一刻? 是在淮海战役里 率部突围南下的那一刻? 是被当做"反动军官"被捕 在劳改营里二十多年中的某一刻? 是出狱后与等他二十多年发妻和母亲重聚的那一刻? 是在《我的抗战》里 接收崔永元采访的那一刻? 亦或是晚年和我们这些晚辈唱着前国歌"山川壮丽 物产丰隆 炎黄世胄 东亚称雄"的那一刻?
      易老将近百岁的一生 可以说是上世纪中国的时代缩影 所有我们这些晚辈记录下的关于他生平的文字 可能只是他生命中万分之一都不到的一部分。随着他的离世 他所有的这些经历与记忆也都消逝在历史的时间长河中了 也许真的就如《银翼杀手》里复制人最后那段独白说的: "I've seen things you people wouldn't believe... 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 in rain."
      我不敢说自己有多少阅历 只是在书本里也好 在电影中也罢 或是在现实生活中 有幸读到、看到过许多前人的人生 有时候 历史(和现实)了解的越多 自然免不了一股虚无和幻灭感 想起那些也曾在这个世上活过一遭的人物们 我浏览着他们的人生 看着他们来到这个世界 看着他们起步 看着他们上路 看着他们努力 看着他们煎熬 看着他们挣扎 除了极少数最杰出耀眼的幸运儿 绝大部分人 无声无息地来 最后也只能无声无响地走. 现实就是如此 人的生命 感情和事业 无论曾经再轰轰烈烈 但凡有幸开始 自然就免不了结束的那一刻 无一例外. 幸运的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能有亲人爱人或朋友的陪伴 不幸的 不知在哪个战场和病床上 独自一人 终究也只能无可奈何地放手 “Finally, you'd still have to let it go.” (《本杰明巴顿奇事》)
     这也许就是生活的本质吧 然而 不管怎样 人生的路总还得继续走 不是么?


       乙未年孟冬月望,易中校亦「歸隊」矣。於戲,不意畢業臨行一別,倏忽二載,竟成永訣;英雄音容笑貌,復向何處覓也?後生不肖,今始援筆,謹追憶老人二三事,遙以為祭焉。
       中校慈眉善目,風骨清朗,年逾古稀,精神愈矍鑠。嘗記彼時吾輩每至,坐與論古道今,劇談終日,猶不盡興。凡昔沙場風雲、家國春秋,聆其娓娓道來,甲子前事歷歷如昨日。復胸無城府,赤子之心不渝,或與晚輩開懷言笑,目即瞇作一線,尤是可愛慈祥之至;或敘及生平坎坷,至動情處,輒不禁淚下,亦不稍掩,第爲己哭不平也。
       憶某番相訪,與中校談話方興,適有來電,吾請出,至回,忽見中校相背立,踽踽碎步移行,余方怪何事,前趨相扶,始目其手持夏瓜一瓣,云取自冰櫃,欲與我食,以消暑也。每念當日斯景,烈士暮年龍鍾之態,更愈滿目,庶幾淚盈。畢業去國,與中校最後會面,復話及往昔崢嶸,臨行,意猶未盡,邀以同唱《滿地紅》,中校欣然許。歌未竟,至「創業維艱,緬懷諸先烈」句,遽聞老人聲顫,余尚不及應,顧見英雄老淚縱橫矣,殆爲戰友哭也;予怛不忍為繼,而中校聲愈振,詠畢,乃止。迨相送,中校欲起身,又面壁凝睇不語,淚猶不盡,余抬首,方睹范素敏女士遺像,亦爲愛妻哭也。中校冤獄凡二十四載,范女士終始未嘗離棄,至八二年夫婦卒得重聚,相伴餘生。吁,可嘆也歟!
       中校素聰穎,尤以強識聞,至老不減當年,耄耋之齡,以英文誦少時所習《總理遺囑》,隻字不誤。高中畢業,既保送上海交大,前途似錦之時,詎料日閥入寇,國難當頭;惟父母仍欲愛子繼續修學。然則「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中校固知之,亦乃固辭之;蓋棄筆從戎,投考黃埔,意已決矣。矧中校本富家公子,年僅十八,實爲不易。時先君易父猶欲復加勸止,中校但慷慨自陳道:「吾父且不見今日敵寇轟炸我國民之慘狀?吾父且不聞那八百壯士孤軍奮守東戰場?男兒當馬革裹屍耳,吾年弱冠,以身許國,正其時也!」八十載而下,當日少年英雄橫槊請纓之壯志豪言,猶似回蕩在耳也。《黃埔訓詞》曰:「諮爾多士,為民前鋒;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中校殊無愧矣。
       中校諱慶民,生平行狀亦另見拙作《碧血丹心記》;民國七年生於長沙,西元二零一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故於桑梓,享壽九十又六。
                                                         ——後生鍾政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二日作於巴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